其他

“中心”主任陶一桃教授应邀出席第四届“城市观察”圆桌会议

2017-04-17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

4月14日,第四届“城市观察”圆桌会议——“全球城市:集聚·枢纽·辐射”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

第四届“城市观察”圆桌会议现场

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深圳)研究院院长陶一桃教授应广州市社科联邀请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在会上做了题为“中国全球城市功能效应的制度文化约束”的主旨演讲。

陶一桃做题为“中国全球城市功能效应的制度文化约束”的演讲

全球城市是在社会、经济、文化及政府方面具有直接影响全球事务能力的城市,是国际城市发展的最高级形态。会上,陶一桃教授主要探讨了中国全球城市效应的制度文化约束问题。陶教授首先梳理了全球城市的概念及其功能机理;其次,解读与分析中国制度变迁的路径对全球城市功能有何影响;最后,探讨了在全球城市形成过程中政府应该做什么。


陶教授指出,全球城市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但它绝不是简单的经济排行榜,而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展示与竞争。全球城市无论对本国还是世界而言,它都应该具有包括制度、文化在内的巨大而内生的要素“集聚效应”、“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等功能。但是,对于以自上而下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导的中国社会而言,在改革开放初期难免会出现“集聚效应”、“回流效应”与“扩散效应”等功能发挥作用的力度,源于政策的磁力大于市场机制的引力。所以,全球城市功能的发挥,不仅与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完善程度直接相关,而且更与政府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改革能力密切相关。如何摆脱进程中的制度文化约束,是中国全球城市真正全球化的关键所在。

陶一桃教授关于“中国全球城市效应的制度文化约束问题”的主旨演讲引起与会专家和学者的高度关注,也提升了全球城市建设战略部署的认识高度。


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教授、广东省委党校陈鸿宇教授、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隋广军教授,广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曾伟玉等近80位有关部门领导、省市有关高校代表也出席了此次会议。


与会专家、代表们智慧交流、思想碰撞,深入揭示了全球城市功能特征和演化规律,探讨了在新时期全球城市体系中广州如何借鉴发展经验,强化集聚、枢纽和辐射功能,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探索广州建设全球城市的战略重点和实施路径。


广东省委党校陈鸿宇教授则对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定位进行了思考,认为广州要正确看待“多圈、多核、叠合、共生”的大湾区城市群的格局;正确认识枢纽型网络城市的内涵,广州要成为大湾区城市群网络中资源流转的加速器、资源利用的放大器及资源整合的孵化器。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教授从交通、产业、空间等三方面探讨了全球城市视野下的广州未来之路,他指出要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的广州地位进行再认识,提升对华南地区的辐射带动;提出将广州打造成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载体、辐射带动华南地区经济发展引擎、区域经济与资源要素的配置中枢以及国际交往的门户与综合交通枢纽。

目前,广州致力于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资源配置中心,正是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广东“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重要批示,巩固提升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地位,迈向全球城市体系的重大战略部署。



点击二维码关注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